执业医师的医学人文素养是指与职业要求相应的素养,体现在从业者所应具有的医学道德和风尚、良好的医患关系以及爱伤意识三个方面。
医德医风是指执业医师应具有的医学道德和风尚,它属于医学职业道德的范畴。医学作为一种特殊职业,面对的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类。执业医师担负着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使命,关系到人的健康和生命,而人的健康和生命又是世界万物中最高贵的。因此,执业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不仅在医疗技术上要逐渐达到精良,而且面对一个个的患者还需要有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态度、高度的责任感和高尚的医学道德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和担负起“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光荣使命,也才能成为一个受人民群众爱戴的医师。
一、医学职业道德
从事医学职业的人们在医疗卫生保健工作中应遵循的行为原则和规范的总和即为医学职业道德。
(一)医学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医学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包括:不伤害原则、有利原则、尊重原则和公正原则。
(二)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的医学道德规范
1、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时刻为患者着想,千方百计为患者解除病痛。
2、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权利,对待患者一视同仁,不因其民族、性别、职业、地位和财产状况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3、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患者。
4、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
5、为患者保守医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患者隐私与秘密。
6、互学互尊,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
7、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二、对执业医师树立良好医德医风的要求
执业医师在从业过程中要达到优良的医德医风,必须接受医学职业道德教育并终身自觉进行道德修养,提高对医学职业道德的认识。在执业活动中,不断提高履行上述医学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的自觉性和责任感,逐渐形成良好的医学职业道德信念和养成良好的医学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和风尚。还要主动增强对医疗卫生保健实践中伦理问题的敏感性及运用上述基本原则分析和解决伦理问题的能力,把医疗技术和医学伦理统一起来,保障或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