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体缺损桩冠修复时,冠桩的理想长度约为根长的
选项:A.1/3~1/2
B.1/3~3/4
C.1/2~2/3
D.2/3~3/4
E.3/4以上
答案:D.2/3~3/4
前后牙同时缺失,为减少前牙唇侧倒凹和前牙邻缺隙牙邻面倒凹,有利美观,就位道一般采用
选项:A.平均倒凹法
B.由前向后斜向戴入的调节倒凹法
C.由后向前斜向戴入的调节倒凹法
D.与牙合力方向一致的就位道
E.旋转戴入的调节倒凹法
答案:B.由前向后斜向戴入的调节倒凹法
修复体产生摩擦力的先决条件是
选项:A.牙体表面具有一定的粗糙度
B.修复体黏固面具有一定的粗糙度
C.使用摩擦系数大的修复材料
D.人造冠与预备后的患牙表面紧密接触
E.以上均是
答案:D.人造冠与预备后的患牙表面紧密接触
熟石膏的凝固速度与温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A.0~30℃凝固速度随水温升高而减慢
B.30~50℃凝固速度随水温升高而升高
C.50~80℃凝固速度随水温升高无明显变化
D.80℃以上熟石膏不凝固
E.熟石膏凝固速度随水温升高而升高
答案:D.80℃以上熟石膏不凝固
以下关于前牙3/4冠切斜面的要求哪项是错误的
选项:A.预备出0.35mm以上间隙
B.尖牙要形成近远中两个斜面
C.与牙长轴呈90°
D.下前牙由舌侧斜向唇侧
E.上前牙由唇侧斜向舌侧
答案:C.与牙长轴呈90°
全口义齿排牙时,后牙与合平面接触的牙尖是
选项:A.上45颊舌尖、上6近中舌尖
B.上454颊舌尖、上6近中颊尖
C.上45颊尖、上6近中颊尖
D.上4颊尖、上5颊舌尖、上6近中舌尖
E.上4颊尖、上5颊尖、上6近中舌尖
答案:D.上4颊尖、上5颊舌尖、上6近中舌尖
间接固位体与支点线的关系最好是
选项:A.靠近支点线
B.在支点线上
C.间接固位体与义齿游离端在支点线同侧
D.间接固位体与义齿游离端在支点线两侧,并远离支点线
E.随意
答案:D.间接固位体与义齿游离端在支点线两侧,并远离支点线
高嵌体基牙合面需预备的间隙厚度为
选项:A.0.5mm以下
B.0.5~1.0mm
C.1.0~1.5mm
D.1.5~2.0mm
E.无具体要求
答案:B.0.5~1.0mm
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部分是
选项:A.基牙、固位体、人工牙、连接体
B.基牙、固位体、人工牙、连接杆
C.人工牙、基托、固位体、连接体
D.人工牙、基托、固位体、连接杆
E.基牙、人工牙、基托、固位体
答案:C.人工牙、基托、固位体、连接体
对正中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选项:A.又称下颌后退位
B.亦称正中关系合
C.是一个功能性的后边缘位
D.髁突处于关节窝的后位
E.是一个稳定可重复的位置
答案:B.亦称正中关系合
用于检查合、颞下颌关节、咀嚼肌三者动态功能关系的方法
选项:A.合力检查
B.咀嚼效能检测
C.肌电图检查
D.下颌运动轨迹检查
E.制取模型上合架检查
答案:D.下颌运动轨迹检查
RPD基托与天然牙的接触关系哪项不正确
选项:A.应进入基牙邻面倒凹区,增强固位
B.腭(舌)侧基托边缘与天然牙轴面非倒凹区接触
C.前牙区基托边缘在舌隆突上
D.基托对天然牙无压力
E.近龈缘区基托要做缓冲
答案:A.应进入基牙邻面倒凹区,增强固位
右下6缺失,右上6伸长,合龈间隙3mm,哪种处理较为恰当
选项:A.义齿用锤造金属合面
B.义齿用铸造合面连支托
C.义齿用铸造支架连支托
D.右上6牙髓部分切除后磨改,修复右下6
E.右下6不修复
答案:B.义齿用铸造合面连支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