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解剖生理学

口腔解剖生理学-医考练习题-12708

1、 最早脱落的乳牙是:

选项:

A、 上颌乳中切牙

B、 下颌乳中切牙

C、 上颌乳侧切牙

D、 下颌乳侧切牙

E、 上颌乳尖牙

答案:

B、 下颌乳中切牙

口腔解剖生理学-医考练习题-5401

1.颈阔肌在哪一层内

2.包被腮腺、颌下腺、胸锁乳突肌及斜方肌的是哪一层

3.包被舌骨下肌群的是哪一层

4.包于全部颈部脏器的外围并形成颈鞘的是哪一层

5.覆盖于斜角肌前面,颈深淋巴结深面的是哪一层?

选项:

A.颈浅筋膜

B.颈深筋膜浅层

C.颈深筋膜中层

D.颈脏器筋膜壁层

E.颈深筋膜深层

答案:

1、A.颈浅筋膜

2、B.颈深筋膜浅层

3、C.颈深筋膜中层

4、D.颈脏器筋膜壁层

5、E.颈深筋膜深层

口腔解剖生理学-医考练习题-5400

1.舌尖淋巴管大部分回流至

2.舌中央淋巴管回流至

3.舌根淋巴管回流至

4.舌体侧缘淋巴管回流至

选项:

A.颈深上淋巴结及颌下淋巴结

B.颏下淋巴结

C.颌下淋巴结

D.肩胛舌骨肌淋巴结

E.双侧颈深上淋巴结

答案:

1、B.颏下淋巴结

2、A.颈深上淋巴结及颌下淋巴结

3、E.双侧颈深上淋巴结

4、A.颈深上淋巴结及颌下淋巴结

口腔解剖生理学-医考练习题-5399

1.上下唇皮肤与粘膜的移行区为

2.上唇唇弓的正中点为

3.上唇正中唇红向前下方突出的结节为

选项:

A.人中点

B.唇峰

C.唇红

D.唇红缘

E.唇珠

答案:

1、C.唇红

2、A.人中点

3、E.唇珠

口腔解剖生理学-医考练习题-5398

1.面部刀砍伤患者临床检查发现同侧额纹消失,考虑为哪一支面神经受损

2.面部刀砍伤患者临床检查发现同侧眼睑闭合困难,考虑为哪一支面神经受损

3.面部刀砍伤患者临床检查发现笑时对侧口角高,考虑为哪一支面神经受损

选项:

A.颞支

B.颧支

C.颊支

D.下颌缘支

E.颈支

答案:

1、A.颞支

2、B.颧支

3、D.下颌缘支

口腔解剖生理学-医考练习题-5397

1.面神经为

2.眼神经为

3.上颌神经为

4.下牙槽神经为

选项:

A.运动神经

B.感觉神经

C.交感神经

D.副交感神经

E.混合性神经

答案:

1、E.混合性神经

2、B.感觉神经

3、B.感觉神经

4、E.混合性神经

口腔解剖生理学-医考练习题-5396

1.颞浅动脉自何处由颈外动脉发出

2.颌外动脉自何处由颈外动脉发出

3.颌内动脉自何处由颈外动脉发出

4.舌动脉自何处由颈外动脉发出

5.甲状腺上动脉自何处由颈外动脉发出

选项:

A.平舌骨大角尖

B.平舌骨大角稍下方

C.平甲状软骨上缘

D.平舌骨大角稍上方

E.平下颌骨髁突颈部

答案:

1、E.平下颌骨髁突颈部

2、D.平舌骨大角稍上方

3、E.平下颌骨髁突颈部

4、A.平舌骨大角尖

5、B.平舌骨大角稍下方

口腔解剖生理学-医考练习题-5395

1.长骨段向

2.短骨段向

选项:

A.前、下、内移位

B.前、下、外移位

C.前、上、内移位

D.下及患侧移位

E.后、上、内移位单侧下颌骨颏孔区不利型完全性骨折(骨折线由前上斜向后下),由于肌肉的牵拉作用,可导致

答案:

1、D.下及患侧移位

2、C.前、上、内移位

口腔解剖生理学-医考练习题-5394

1.小开颌运动为

2.大开颌运动为

3.最大开颌运动末期为

选项:

A.发生在颞下颌关节上腔的滑动

B.发生在颞下颌关节上腔的转动

C.发生在颞下颌关节下腔的滑动

D.发生在颞下颌关节下腔的转动

E.下腔的转动与上腔的滑动相结合的混合运动

答案:

1、D.发生在颞下颌关节下腔的转动

2、E.下腔的转动与上腔的滑动相结合的混合运动

3、D.发生在颞下颌关节下腔的转动

口腔解剖生理学-医考练习题-5393

1.以上哪一部位的牙槽窝颊舌侧牙槽骨板厚度相近

2.以上哪一部位的牙槽窝颊侧牙槽骨板较厚

选项:

A.下颌中切牙区

B.下颌侧切牙区

C.下颌尖牙区

D.下颌前磨牙

E.下颌磨牙区

答案:

1、D.下颌前磨牙

2、E.下颌磨牙区

口腔解剖生理学-医考练习题-5392

 1.唾液中粘液素

2.溶菌酶

3.氨盐

4.唾液腺素

5.有机、无机物质

选项:

A.润滑作用

B.中和作用

C.杀菌和抗菌

D.抑菌

E.有助于骨、软骨的牙齿发育

答案:

1、A.润滑作用

2、C.杀菌和抗菌

3、D.抑菌

4、E.有助于骨、软骨的牙齿发育

5、B.中和作用

口腔解剖生理学-医考练习题-5391

 1.原始人

 2.现代人

选项:

A.食物粗糙,咀嚼功能强,颌骨发育大,错合少

B.食物粗糙,咀嚼功能强,颌骨发育大,龋病多

C.食物粗糙,咀嚼功能弱,颌骨发育小,龋病少

D.食物精细,咀嚼功能弱,颌骨发育小,错合多

E.食物精细,咀嚼功能弱,颌骨发育小,错合少

答案:

1、A.食物粗糙,咀嚼功能强,颌骨发育大,错合少

2、D.食物精细,咀嚼功能弱,颌骨发育小,错合多

口腔解剖生理学-医考练习题-5390

1.咀嚼值

2.咀嚼效率

选项:

A(总量一余量)/余量×100

B(总量一余量)/总量×100

C[(总量一余量)/余量×100]/正常咀嚼值

D[(总量一余量)/总量×100]/正常咀嚼值

E[(总量一余量)/总量]×正常咀嚼值

答案:

1、B(总量一余量)/总量×100

2、D[(总量一余量)/总量×100]/正常咀嚼值

口腔解剖生理学-医考练习题-5389

1.非工作侧磨牙区存在严重早接触干扰时的下颌

2.关系良好时,作切咬运动时

3.关系良好时,侧方咀嚼运动

选项:

A.形成第Ⅲ类杠杆,支点在颞下颌关节,嚼肌和颞肌为主要动力点

B.形成第Ⅰ类杠杆,支点在合干扰的牙尖斜面

C.形成第Ⅱ类杠杆,支点在工作侧颞下颌关节,工作侧嚼肌与翼内肌为主要动力点

D.形成Ⅰ类杠杆,支点在工作侧颞下颌关节

E.形成Ⅱ类杠杆,支点在非工作侧颞下颌关节,工作侧嚼肌与翼内肌为主要动力点

答案:

1、B.形成第Ⅰ类杠杆,支点在合干扰的牙尖斜面

2、A.形成第Ⅲ类杠杆,支点在颞下颌关节,嚼肌和颞肌为主要动力点

3、E.形成Ⅱ类杠杆,支点在非工作侧颞下颌关节,工作侧嚼肌与翼内肌为主要动力点

口腔解剖生理学-医考练习题-5388

1.最大合力

2.咀嚼力

3.咀嚼压力

4.合力

选项:

A.咀嚼肌所能发挥的最大力

B.咀嚼中咀嚼肌实际发出之力

C.牙周膜的最大耐受力

D.合力计测得的上下牙间咬合力值

E.粉碎食物所需的力

答案:

1、C.牙周膜的最大耐受力

2、A.咀嚼肌所能发挥的最大力

3、B.咀嚼中咀嚼肌实际发出之力

4、D.合力计测得的上下牙间咬合力值

口腔解剖生理学-医考练习题-5387

1.咀嚼肌

2.牙齿

3.颞下颌关节

4.唇、颊和舌

选项:

A.摄取和运送食物

B.咀嚼运动的轴心(转动与滑动)

C.下颌进行各种运动的动力

D.切割、捣碎和研磨食物

E.将混合成大小合适的食团送入咽部

答案:

1、C.下颌进行各种运动的动力

2、D.切割、捣碎和研磨食物

3、B.咀嚼运动的轴心(转动与滑动)

4、A.摄取和运送食物

口腔解剖生理学-医考练习题-5386

1.前牙合运循环发挥功能的阶段

2.后牙合运循环中发挥研磨功能的阶段在咀嚼的反射性活动中各器官的任务为

 

 

选项:

A.下颌后牙颊尖舌斜面从中央窝沿上后牙舌尖颊斜面向舌侧继续滑行,约到一半处分离

B.下颌后牙舌尖颊斜面沿上后牙舌尖舌斜面向舌侧继续滑行,约至一半处分离

C.工作侧上下颌后牙的同名尖彼此相对

D.由正中合向上,向前,向上至对刃

E.由对刃滑行回归至正中牙合

答案:

1、E.由对刃滑行回归至正中牙合

2、A.下颌后牙颊尖舌斜面从中央窝沿上后牙舌尖颊斜面向舌侧继续滑行,约到一半处分离

口腔解剖生理学-医考练习题-5385

1.下颌作最大开颌运动时髁状突的运动

2.下颌侧方运动时髁状突的运动

3.下颌向前运动时髁状突的运动

选项:

A.双侧滑动一双侧转动一双侧滑动

B.双侧转动一双侧滑动一双侧转动

C.一侧滑动一侧转动

D.双侧转动一双侧滑动

E.双侧滑动一双侧转动

答案:

1、B.双侧转动一双侧滑动一双侧转动

2、C.一侧滑动一侧转动

3、D.双侧转动一双侧滑动

口腔解剖生理学-医考练习题-5384

1.从正中合做开口运动,肌肉的活动为

2.从正中合做侧方运动,肌肉的活动为

3.从正中合做前后运动,肌肉的活动为

选项:

A.双侧翼外肌下头收缩,然后一侧翼外肌下头和冀内肌以及对侧嚼肌和颞肌收缩

B.一侧翼外肌下头,翼内肌收缩,然后对侧嚼肌,颞肌收缩

C.双侧翼外肌收缩,然后双侧颞肌中、后份收缩

D.双侧翼外肌下头收缩,降颌肌群收缩

E.一侧翼外肌下头和嚼肌收缩,然后对侧翼内肌和颞肌收缩

答案:

1、D.双侧翼外肌下头收缩,降颌肌群收缩

2、A.双侧翼外肌下头收缩,然后一侧翼外肌下头和冀内肌以及对侧嚼肌和颞肌收缩

3、C.双侧翼外肌收缩,然后双侧颞肌中、后份收缩

口腔解剖生理学-医考练习题-5383

1.牙尖斜度几乎为零时

2.牙尖斜度大时

选项:

A.咀嚼末期以前后运动为主

B.咀嚼末期以杵臼式运动为主

C.咀嚼末期以水平向运动为主

D.咀嚼末期以单侧咀嚼为主

E.咀嚼末期以双侧咀嚼为主

答案:

1、C.咀嚼末期以水平向运动为主

2、B.咀嚼末期以杵臼式运动为主

口腔解剖生理学-医考练习题-5382

1.双侧颞下颌关节

2.咬合接触

3.神经肌肉

选项:

A.发育成熟后不会改变

B.相对固定,无法改变

C.后天可以修改或重建

D.通过改变本体感受的传入信号间接的被调整

E.引起牙位的逐渐改变

答案:

1、B.相对固定,无法改变

2、C.后天可以修改或重建

3、D.通过改变本体感受的传入信号间接的被调整

口腔解剖生理学-医考练习题-5381

1.正中关系合与正中合的关系为协调性的

2.正中关系合与正中合的关系为非协调性的

选项:

A.由正中关系合自如的直向后滑动到正中合

B.由正中合自如地直向前滑动到正中关系合

C.两者为同一位置

D.由正中关系合滑到正中合发生偏斜

E.由正中合滑到正中关系合发生偏斜

答案:

1、C.两者为同一位置

2、D.由正中关系合滑到正中合发生偏斜

口腔解剖生理学-医考练习题-5379

1.正中合位

2.正中关系

选项:

A.上下颌牙弓合面接触最广,牙尖呈相互交错接触时上颌骨的位置

B.一个稳定而可重复性的位置,是下颌骨对上颌骨的位置

C.上下颌牙弓合面接触最广,牙尖呈相互交错时下颌骨的位置

D.下颌不偏左右,适居正中,髁状突处于关节窝的后位,在适当的垂直距离时,下颌骨对上颌骨的位置关系

E.下颌不偏左右,适居正中,髁状突处于关节窝的中位,在适当的垂直距离时,下颌骨对上颌骨的位置关系

答案:

1、C.上下颌牙弓合面接触最广,牙尖呈相互交错时下颌骨的位置

2、D.下颌不偏左右,适居正中,髁状突处于关节窝的后位,在适当的垂直距离时,下颌骨对上颌骨的位置关系

口腔解剖生理学-医考练习题-5380

1.正中合位又称

2.正中关系合又称

选项:

A.牙位

B.肌位

C.姿势位

D.下颌后退位

E.下颌后退接触位

答案:

1、A.牙位

2、E.下颌后退接触位

口腔解剖生理学-医考练习题-5378

1.中性合

2.近中错合

3.远中错合

选项:

A.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在下颌第一恒磨牙颊沟的远中

B.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在上颌第一恒磨牙颊沟的远中

C.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正对着下颌第一恒磨牙的颊沟

D.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正对着上颌第一恒磨牙的颊沟

E.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在下颌第一恒磨牙颊沟的近中

答案:

1、C.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正对着下颌第一恒磨牙的颊沟

2、A.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在下颌第一恒磨牙颊沟的远中

3、E.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在下颌第一恒磨牙颊沟的近中

口腔解剖生理学-医考练习题-5377

1.咬合

2.合

选项:

A.是下颌静止时,上下颌骨间的相对关系

B.是下颌静止时,上下颌牙的接触

C.是下颌静止时,上下颌牙弓牙合面最广泛的接触

D.是下颌在运动时,上下颌骨间相对关系的变化

E.是下颌在运动时,上下颌牙的接触

答案:

1、E.是下颌在运动时,上下颌牙的接触

2、B.是下颌静止时,上下颌牙的接触

口腔解剖生理学-医考练习题-5376

1.上颌纵合曲线

2.上颌补偿曲线

3.上颌横合曲线

选项:

A.连接两侧同名双尖牙、磨牙颊、舌尖构成的突向下的曲线

B.连接两侧同名磨牙颊、舌尖构成的突向下的曲线

C.可分为前后两段,前段平直,后段略凸向下

D.前段平直,自尖牙、双尖牙及第一磨牙远中逐渐降低,第二、三磨牙颊尖又行上升

E.第一磨牙近中颊尖或远中颊尖到最后磨牙颊尖的连线构成

答案:

1、C.可分为前后两段,前段平直,后段略凸向下

2、E.第一磨牙近中颊尖或远中颊尖到最后磨牙颊尖的连线构成

3、B.连接两侧同名磨牙颊、舌尖构成的突向下的曲线

口腔解剖生理学-医考练习题-5375

1.下颌切牙

2.下颌尖牙、双尖牙、第一磨牙

3.下颌第二、三磨牙

选项:

A.与合平面在颊侧构成的角度略小于90°

B.与合平面在颊侧构成的角度略大于90°

C.与合平面在唇侧构成的角度略小于90°

D.与合平面在颊侧构成的角度近于90°

E.与合平面在唇侧构成的角度略大于90°

答案:

1、E.与合平面在唇侧构成的角度略大于90°

2、D.与合平面在颊侧构成的角度近于90°

3、A.与合平面在颊侧构成的角度略小于90°

口腔解剖生理学-医考练习题-5374

1.乳牙期间的

2.替牙期间的

3.恒牙期间的

选项:

A.从第二、三恒磨牙萌出后

B.从2岁半~6

C.从第一恒磨牙萌出至乳牙全部为恒牙所替换

D.约从12岁以后

E.约从17岁以后

答案:

1、B.从2岁半~6

2、C.从第一恒磨牙萌出至乳牙全部为恒牙所替换

3、D.约从12岁以后

口腔解剖生理学-医考练习题-5372

1.颞肌、嚼肌、翼内肌的咀嚼力对上下牙弓产生

2.舌体与唇颊产生的压力形成

3.上下牙弓的正常合接触关系在各种咀嚼力的作用下使牙弓保持

选项:

A.向前的动力

B.向后的动力

C.内外的动力平衡

D.上下的动力平衡

E.左右的动力平衡

答案:

1、A.向前的动力

2、C.内外的动力平衡

3、D.上下的动力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