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附着水平,正确距离是:
选项:
A、龈缘至袋底
B、牙颈部至袋底
C、龈缘至牙釉质牙骨质界
D、牙釉质牙骨质界至袋底
E、牙颈部至牙釉质牙骨质界
答案:D、牙釉质牙骨质界至袋底
Down综合征的特点不包括:
选项:A、发育迟缓,智力低下
B、常有上颌发育不足
C、家族性
D、菌斑/牙石等局部刺激的量与牙周破坏成正比
E、严重的牙周炎
答案:D、菌斑、牙石等局部刺激的量与牙周破坏成正比
解析:down综合征为染色体异常引起的先天性疾病,其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具有特殊的面容(面部扁平、眶距增宽、鼻梁低宽、颈部短粗),常有上颌发育不足,几乎100%具有严重的牙周炎,且牙周破坏程度远超菌斑、牙石等局部刺激的量。
根分叉病变的主要病因是:
选项:A、咬合创伤
B、根柱过长
C、龋病
D、磨牙症
E、菌斑
答案:E、菌斑
解析:根分叉病变的牙周炎的伴发病变,是牙周炎向深部发展一个阶段,菌斑微生物是其主要病因。
患牙调牙合方法的注意事项如下,除外:
选项:A、正中和非正中牙合均有创伤,应先调正中牙合
B、保持牙齿的生理外形和牙尖切割功能
C、保持正中牙合时正常的颌间垂直距离
D、调磨时应注意不断滴水冷却
E、一次应多调磨几个牙
答案:E、一次应多调磨几个牙
患者男,27岁。牙龈疼痛。自动出血3天。检查:腐败性口臭,多个牙的牙龈乳头尖端消失变平,下切牙的龈缘虫蚀状坏死,有灰白膜覆盖。
选项:1、该病的最可能诊断是:
A、边缘性龈炎
B、增生性龈炎
C、急性坏死性龈炎
D、慢性牙周炎
E、快速进展性牙周炎
2、对诊断最有帮助的辅助检查是:
A、涂片革兰染色
B、查白细胞
C、拍曲面体层片
D、咬合检查
E、肌电图检查
3、分析导致该病的主要病原微生物为:
A、伴放线放线杆菌
B、牙龈卟啉单胞
C、葡萄球菌
D、梭形杆菌和螺旋体
E、放线菌
4、如果明确了诊断,并认为治疗中应使用全身药物,最佳药物选择是:
A、青霉素
B、阿莫西林
C、消炎药
D、甲硝唑
E、增效联磺片
答案:1、C、急性坏死性龈炎
2、A、涂片革兰染色
3、D、梭形杆菌和螺旋体
4、D、甲硝唑
患者男,35岁。牙龈增生影响进食数年。有癫痫病史。检查:全口牙龈增生,前牙区为重,牙龈乳头球形增大并有分叶,质韧,覆盖牙面2/3以上。
选项:1、最可能的诊断是:
A、牙龈瘤
B、增生性龈炎
C、牙龈纤维瘤病
D、药物性牙龈增生
E、白血病的牙龈病损
2、最可能的致病因素是:
A、牙菌斑
B、遗传因素
C、服用苯妥英钠
D、大量白细胞浸润
E、牙石的慢性刺激
3、对该患者应采用的处理是:
A、洁治+局部药物治疗
B、单纯局部药物治疗
C、活检+血液科治疗
D、洁治+牙龈切除术
E、转基因治疗
答案:1、D、药物性牙龈增生
2、C、服用苯妥英钠
3、D、洁治+牙龈切除术
患者男,25岁。1年来牙龈逐渐肿大。检查发现:全口牙龈乳头及龈缘肿,上下前牙明显。龈乳头球状;突起,前牙龈呈分叶状质地坚硬,略有弹性,呈粉红色,不出血,无疼痛,龈沟加深,有菌斑,无分泌,右上1和左上1部分冠折断,已作根管治疗。
选项:1、采集病历重点了解的是:
A、出血史
B、家族史
C、癫痫史
D、是否戴过矫正器
E、药物过敏史
2、为进一步确诊,首先需检查的项目是:
A、血象
B、X线片
C、探诊附着丧失情况
D、菌斑涂片检查
E、牙合关系
3、上述检查仍不能确诊,在用药史上还需了解的是:
A、全身用药
B、抗癫痫药物
C、非激素类药物
D、抗厌氧菌药物
E、局部用药
4、在治疗中,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A、停止长期服用的药物
B、手术切除
C、深刮治
D、局部加强用药
E、观察病情后,再作处理
答案:1、C、癫痫史
2、C、探诊附着丧失情况
3、B、抗癫痫药物
4、A、停止长期服用的药物
患者女,13岁。前牙唇侧牙间乳头呈球状突起,松软光亮,局部刺激物不明显,探诊未见附着丧失。
选项:1、最可能的诊断为:
A、青少年牙周炎
B、妊娠期龈炎
C、药物性牙龈增生
D、青春期龈炎
E、增生性龈炎
2、造成此患者牙龈肥大的可能原因中不包括:
A、口呼吸
B、吐舌习惯
C、激素水平的改变
D、上唇短
E、刷牙不认真
3、此患者的治疗措施如下,不正确的是:
A、改正不良习惯
B、教正确的刷牙方法
C、调节激素水平
D、牙周基础治疗
E、养成上下唇闭合习惯
答案:1、D、青春期龈炎
2、B、吐舌习惯
3、C、调节激素水平
患者女,30岁。妊娠3个月。因右下后牙疼痛2天就诊。口腔检查发现:口腔卫生较差,边缘龈红肿明显,右上6和右下6深龋洞,牙髓活力测试正常,右下7深龋洞,髓腔开放,牙髓无活力,叩痛(++),余未见异常。
选项:1、对该患者的处理原则是:
A、通过应急治疗控制炎症及疼痛后于妊娠4~6个月时完成治疗
B、口服药物控制炎症及疼痛后于妊娠4~6个月时完成治疗
C、静脉给予药物控制炎症及疼痛后于产后再完成治疗
D、通过应急治疗控制炎症及疼痛后于产后再完成治疗
E、行牙髓治疗
2、对该患者牙龈出血的处理原则是:
A、口腔卫生指导
B、即行牙周基础治疗
C、采取局部用药控制炎症
D、采取口服药物控制炎症
E、于产后再完成牙周基础治疗
3、对该患者右上6和右下6的正确处理原则是:
A、尽早行常规充填治疗
B、暂不处理,待产后再行根管治疗
C、暂对症治疗,待产后行彻底治疗
D、暂不处理,待妊娠4~6个月时完成治疗
E、暂对症治疗,于妊娠4~6个月完成治疗
答案:1、A、通过应急治疗控制炎症及疼痛后于妊娠4~6个月时完成治疗
2、A、口腔卫生指导
3、E、暂对症治疗,于妊娠4~6个月完成治疗
患者男,26岁。2年来牙床肿大。检查:全口牙龈肿大,以上下前牙明显,左上2和右上2唇侧牙龈覆盖1/2牙冠,质硬,探不出血,龈袋深3~6mm,X线片示牙槽骨无吸收。患者有长期服用苯妥英钠史。该病应诊断为:
选项:A、增生性牙龈炎
B、药物性牙龈增生
C、青春期龈炎
D、边缘性龈炎
E、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
答案:B、药物性牙龈增生
患者男,30岁。牙床肿大近半年加重。检查:全口牙龈肿大,上前牙龈明显,质硬,触出血,袋深3~5mm,增生龈覆盖1/2牙冠,龈缘有菌斑。X线片示牙槽骨无吸收。有服环孢素史。临床诊断为药物性牙龈增生,该病在基础治疗后应采取的手术方法是:
选项:A、翻瓣术
B、龈下刮治术
C、牙龈切除术
D、袋壁刮治术
E、引导性牙周组织再生术
答案:C、牙龈切除术
患者女,21岁。刷牙时牙龈出血1年余。检查:牙石(+)。牙龈边缘红,水肿,探诊深度小于3mm,X线片上未见牙槽骨吸收,最可能的诊断是:
选项:A、边缘性龈炎
B、妊娠期龈炎
C、坏死性龈炎
D、青少年牙周炎
E、慢性成人牙周炎
答案:A、边缘性龈炎
患者男,30岁。牙龈疼痛、出血、口臭3天。检查:上下前牙唇侧牙龈充血肿胀,左上12和右上12龈乳头顶端附着白色污秽坏死物,口臭明显,轻触牙龈出血,涂片检查螺旋体及梭形杆菌满视野,该病诊断为:
选项:A、急性龈乳头炎
B、疱疹性龈口炎
C、急性坏死性龈炎
D、边缘性龈炎
E、青春期龈炎
答案:C、急性坏死性龈炎
患者男,31岁。左下后牙自发性肿痛,吸吮时易出血。自诉5天前曾用牙签剔牙。口腔检查:牙间乳头红肿,有明显探触痛,易出血。牙体无龋坏和非龋坏疾病。叩诊(+),无松动,未探及牙周袋。可能的诊断是:
选项:A、急性牙髓炎
B、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
C、急性根尖炎
D、急性牙龈乳头炎
E、三叉神经痛
答案:D、急性牙龈乳头炎
患者男,19岁。牙龈增生数年。有癫痫史,检查见全口牙牙龈增生,覆盖牙面1/3左右,牙龈质地坚韧,仅龈缘处略红。考虑该病最可能的诊断为:
选项:A、牙龈纤维瘤病
B、药物性牙龈增生
C、边缘性龈炎
D、坏死性龈炎
E、青少年牙周炎
答案:B、药物性牙龈增生
患者女,20岁。偶有咬苹果出血1年。检查牙石(+),大多数牙的牙龈缘及乳头轻度红、水肿,探诊出血,邻面探诊深度3~4mm。但未探及釉质牙骨质界,牙未松动。最可能的诊断是:
选项:A、慢性牙周炎
B、妊娠期龈炎
C、慢性龈缘炎
D、药物性牙龈增生
E、白血病的牙龈病损
答案:C、慢性龈缘炎
患者女,25岁。妊娠3个月。因牙龈红肿出血就诊。口腔检查发现Di-S为2,Ci-S为1,余未见异常。对该患者正确的处理措施是:
选项:A、口腔含漱剂含漱
B、口腔消炎药物
C、口腔卫生指导
D、龈上洁治术
E、龈下刮治术
答案:C、口腔卫生指导
患者女,24岁。主诉:用牙线清洁牙齿时牙龈有时出血。检查:牙龈乳头轻度充血,水肿,PD2~3mm,未及附着丧失。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选项:A、边缘性龈炎
B、牙间乳头炎
C、青春期龈炎
D、青少年牙周炎
E、急性坏死性龈炎
答案:A、边缘性龈炎
实验性龈炎证明的是:
选项:A、牙石与龈炎关系不密切
B、单纯菌斑控制难以消除龈炎
C、牙菌斑是牙周病的始动因素
D、咬合创伤导致牙龈炎发生
E、吐舌习惯是牙龈炎的重要病因
答案:C、牙菌斑是牙周病的始动因素
急性多发性龈脓肿的最佳治疗方案为:
选项:A、局部治疗配合抗生素治疗
B、洗必泰液含涑1周后配合局部治疗
C、2%H2O2含漱1周后配合局部治疗
D、局部治疗配合中西医结合疗法
E、局部治疗配合支持疗法
答案:D、局部治疗配合中西医结合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