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6个月。出生后即发现双侧上唇裂开。诊断为“先天性双侧唇裂,混合型”,其临床表现应该是双侧唇裂。
选项:A、合并双侧腭裂
B、合并单侧腭裂
C、合并其他面裂
D、合并双侧牙槽突裂
E、一侧完全,一侧不完全唇裂
答案:E、一侧完全,一侧不完全唇裂
患者女,9个月。右侧上唇III度唇裂,其临床表现应该是:
选项:A、裂隙只限于红唇部
B、裂隙由红唇至部分白唇,未至鼻底
C、整个上唇至鼻底完全裂开
D、皮肤和黏膜完好,下方肌层未联合
E、裂隙只限于白唇,红唇完好
答案:C、整个上唇至鼻底完全裂开
患者女,10岁,左侧先天性完全性唇腭裂致上颌发育不全,其临床检查除唇腭裂外,其他表现中错误的是:
选项:A、蝶形脸
B、上颌后缩
C、面中1/3凹陷
D、远中咬合关系
E、颏部突度基本正常
答案:D、远中咬合关系
单侧完全性唇裂的畸形特点中,错误的是:
选项:A、患者唇高过长,人中嵴、唇峰消失
B、患侧上唇鼻底至唇红缘完全裂开
C、患侧可有不同程度的牙槽突裂
D、患侧鼻翼扁平、鼻孔宽大
E、鼻尖及鼻小柱偏向患侧
答案:E、鼻尖及鼻小柱偏向患侧
患者,男,58岁。晨起喝水时左侧口角漏水,照镜子发现左口角下垂,左眼不能完全闭合,遂来我院就诊。扪诊除以上症状外,还发现左侧舌、颊及口底黏膜较对侧显无光泽、干燥,同侧舌前2/3味觉迟钝,听力检查明显较右侧差。
选项:1、患者损伤的部位是:
A、茎乳孔以外
B、鼓索与镫骨肌神经节之间
C、镫骨肌与膝状神经节之间
D、膝状神经节
E、脑桥与膝状神经之间
2、对于该患者目前最恰当的治疗应选择:
A、立即行面神经管减压术
B、大剂量激素+抗药毒药+神经营养药
C、尽快给予强电流刺激以促进肌肉运动
D、大剂量激素+神经营养药
E、阿司匹林+神经营养药
答案:1、C、镫骨肌与膝状神经节之间
2、B、大剂量激素+抗药毒药+神经营养药
患者,女,37岁。左侧面部发作性电击样疼痛3个月,临床拟诊三叉神经痛。
选项:1、在检查时寻找“扳机点”的方法不包括:
A、叩诊
B、拂诊
C、触诊
D、压诊
E、揉诊
2、三叉神经痛功能检查不包括:
A、感觉功能
B、味觉功能
C、角膜反射
D、腭反射
E、运动功能
答案:1、A、叩诊
2、B、味觉功能
患者,女,45岁。突发左眼睑闭合不全口角左偏,考虑为面瘫,需鉴别属于贝尔面瘫,还是中枢性面瘫。两者主要的鉴别点在于:
选项:A、患侧口角下垂,健侧向上歪斜
B、患侧眼睑闭合不全
C、不能鼓起,鼓气时漏气
D、患侧鼻唇沟消失
E、患侧额纹消失,不能皱眉
答案:E、患侧额纹消失,不能皱眉
患者,男,57岁。拟诊为右三叉神经痛。对鉴别原发、继发三叉神经痛最有意义的检查结果是:
选项:A、角膜反射的变化
B、痛觉障碍
C、温觉障碍
D、触觉障碍
E、咀嚼肌力减弱
答案:A、角膜反射的变化
面瘫的贝尔征是指:
选项:A、用力紧闭眼睑,则眼球转向外上方
B、患侧口角下垂,健侧向上歪斜
C、不能鼓腮、吹气
D、睑裂过大,闭合不全
E、下结膜囊内常有泪液积滞
答案:A、用力紧闭眼睑,则眼球转向外上方
1、吉兰-巴雷综合征常见的脑神经损害的表现为:
2、Bell麻痹常见的脑神经损害的表现为:
选项:A、 单侧中枢性面神经麻痹
B、 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C、 双侧中枢性面神经麻痹
D、 双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E、 一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对侧偏瘫
答案:1、E、 一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对侧偏瘫
2、D、 双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患者男,52岁。右侧严重的三叉神经第2、3支痛伴痛性抽搐。所谓痛性抽搐,是指伴疼痛而发生的:
选项:A、面部潮红
B、眼结膜充血
C、表情肌不自主痉挛
D、咬唇、伸舌
E、用力揉搓面部
答案:C、表情肌不自主痉挛
中枢性面瘫的表现是:
选项:A、 一侧面瘫+味觉丧失
B、 睑裂以下表情肌瘫痪
C、 单纯一侧完全表情肌瘫痪
D、 一侧面瘫+味觉丧失+唾液腺分泌障碍+听觉改变
E、 一侧面瘫+味觉丧失+唾液腺分泌障碍+听觉改变+泪腺分泌障碍
答案:B、 睑裂以下表情肌瘫痪
面瘫伴舌前2/3味觉改变+唾液分泌功能障碍,提示面神经损伤部位在:
选项:A、核性损害
B、茎乳孔外
C、膝状神经节
D、鼓索与镫骨肌神经之间
E、镫骨肌与膝状神经节之间
答案:D、鼓索与镫骨肌神经之间
有关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封闭疗法,错误的是:
选项:A、 适用于疼痛重的患者
B、 适用于口服药物无效者
C、 是短期治疗方法
D、 封闭药物的浓度要高于阻滞麻醉
E、 注射时应注意无菌操作
答案:D、 封闭药物的浓度要高于阻滞麻醉
1、关节盘、关节囊附着松弛后的开口情况是:
2、翼外肌功能亢进的主要症状是:
选项:
A、开口度正常
B、开口过大呈半脱位
C、中度开口受阻
D、弹响及半脱位
E、轻度开口受限
答案:1、B、开口过大呈半脱位
2、 D、弹响及半脱位
1、翼外肌痉挛封用:
2、关节盘后区损伤封闭用:
选项:A、0.5%或1%普鲁卡因
B、2%普鲁卡因
C、强的松龙
D、5%鱼肝油酸钠
E、50%葡萄糖液
答案:1、B、2%普鲁卡因
2、C、强的松龙
患者女,30岁。开口受限1年。既往有关节弹响史。临床检查见开口度一指半,开口型左偏。
选项:1、 首先应进行下列哪项检查
A、 许勒位及下颌开口后前位
B、 许勒位及经咽侧位
C、 许勒位及升支侧位
D、 曲面体层及下颌开口后前位
E、 曲面体层及经咽侧位
2、 下列表现中,哪一项不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表现:
A、 关节间隙改变
B、 髁突运动度改变
C、 两侧关节形态不对称
D、 髁突骨质硬化
E、 关节结构为T形致密团块代替
3、 平片及体层摄影检查发现颞下颌关节前间隙增宽,髁突骨质未见异常,应进一步进行下列哪项检查:
A、 许勒位开口位
B、 颞下颌关节侧位体层
C、 颞下颌关节正位体层
D、 颞下颌关节CT检查
E、 颞下颌关节造影
4、 左侧颞下颌关节造影侧位体层闭口位,关节盘后带位于髁突横嵴前方,开口位见髁突前方的关节盘变形,似一肿块压迫造影剂的影像,应诊断为:
A、 不可负性关节盘前移位
B、 关节肿瘤
C、 关节盘附着松弛
D、 关节盘内移位
E、 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
5、 颞下颌关节上腔造影侧位体层闭口位片的正常影像应当是:
A、 关节盘后带位于髁突横嵴之上
B、 关节盘中带对髁突横嵴
C、 关节盘前带位于髁突横嵴
D、 关节盘后带位于髁突横嵴前方
E、 关节盘后带位于髁突横嵴后方
6、 属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不可逆性治疗的是:
A、 药物治疗
B、 物理治疗
C、 封闭治疗
D、 咬合导板治疗
E、 正畸治疗
7、 严重牙合面磨损引起颞颌关节紊乱病的主要原因是:
A、 颌间垂直距离过短,引起关节损伤
B、 边缘嵴和发育沟缺损,导致牙合面外形不完整
C、 不均匀磨损遗留高徒牙尖,造成咬合创伤
D、 牙本质过敏,造成牙合力不足,损害关节
E、 长期的咀嚼使牙合力应力集中,损害关节
8、 不可复性关节盘移位的临床特点是:
A、 往返弹响
B、 关节运动时连续摩擦音
C、 开口时下颌偏向健侧,有被动开口
D、 重度开口受限,开口度5~15mm
E、 开口时下颌偏向患侧,无被动开口
9、 患者发生了单侧颞下颌关节的真性强直,其面部不对称表现的一般规律应是:
A、 健侧下颌骨较长,面部外观丰满
B、 健侧下颌骨较长,但患侧面部外观丰满
C、 颏点偏向患侧,健侧外观丰满
D、 颏点偏向健侧,健侧外观丰满
E、 患侧面部丰满,下颌骨较长
10、 关于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临床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关节弹响史继而间断性关节绞痛史
B、 弹响消失而张口受限
C、 开口时下颌偏向健侧
D、 被动检查张口时开口度不能增大
E、 开口时髁突运动受限
11、 为防止复发,关节内强直的患者术后开口练习的时间为:
A、 术后5~7天
B、 术后7~10天
C、 术后10~12天
D、 术后12~15天
E、 术后15天以后
答案:1、B、 许勒位及经咽侧位
2、E、 关节结构为T形致密团块代替
3、E、 颞下颌关节造影
4、A、 不可负性关节盘前移位
5、A、 关节盘后带位于髁突横嵴之上
6、E、 正畸治疗
7、A、 颌间垂直距离过短,引起关节损伤
8、E、 开口时下颌偏向患侧,无被动开口
9、B、 健侧下颌骨较长,但患侧面部外观丰满
10、C、 开口时下颌偏向健侧
11、B、 术后7~10天
患者女,20岁。近半年来出现右侧颞下颌关节弹响(开口未、闭口初),开口度5.0cm,关节造影见关节囊扩张,最可能的诊断是:
选项:A、 翼外肌功能亢进
B、 关节囊扩张关节盘附着松弛
C、 髁突,关节盘相对移位
D、 关节盘破裂
E、 髁突吸收破坏
答案:B、 关节囊扩张关节盘附着松弛
患者男,7岁。渐进性开口受限2年。检查:右面部丰满,开口度10mm,开口型偏右,右髁突无滑动。最可能的诊断是:
选项:A、 右喙突肥大
B、 左关节外强直
C、 右关节内强直
D、 左髁突良性肥大
E、 右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
答案:C、 右关节内强直
患者男,29岁。左颞下颌关节咀嚼痛一年余。关节区压痛明显,关节运动时出现摩擦音,张口绞锁。X线检查:左髁突结构破坏。曾行理疗、封闭及调整咬合治疗,但效果不佳。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选项:A、 心理治疗
B、 自我治疗
C、 药物治疗
D、 外科介入治疗
E、 暂观察
答案:D、 外科介入治疗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错误的是:
选项:A、 有自限性
B、 关节间隙改变常见
C、 有时需与鼻咽癌鉴别
D、 严重者可致关节强直
E、 关节弹响和杂音是主要症状
答案:D、 严重者可致关节强直
开口初期或开口初、闭口未弹响是哪种关节病的主要症状:
选项:A、 关节器质性改变
B、 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
C、 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
D、 关节盘后区损伤
E、 翼外肌痉挛
答案:B、 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