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适应应用间接盖髓的是:
A、外伤冠折未露髓
B、慢性闭锁性牙髓炎
C、深龋引起的可复性牙髓炎
D、活髓牙全冠预备后
E、深龋近髓者
答案:B、慢性闭锁性牙髓炎
解析:慢性闭锁型牙髓炎需要根管治疗,其余都是属于间接盖髓的适应症。
现代医学观点认为,根管治疗成败的关键性环节是:
A、根管扩大
B、根管清理
C、开髓正确与否
D、根管消毒
E、根管充填密合与否
答案:B、根管清理
解析:根管治疗成败的关键环节是根管腔内感染物质是否彻底去除干净,故根管清理为正确选项。根管治疗的原则是感染控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彻底去除根管内的感染源,即用机械和化学的方法预备根管,达到清创的效果;二是杜绝再感染,通过严密地封闭根管,堵塞空腔,消灭再感染的途径。
继发龋的发生与下列哪项无关:
A、充填体折裂
B、牙体组织折裂
C、充填不密合
D、龋坏组织未去净
E、没有进行窝洞垫底
答案:E、没有进行窝洞垫底
解析:继发龋的发生可能与洞形制备不严格,充填材料使用不当及龋坏组织未去除干净有关。
未进行窝洞垫底可能会引起牙髓刺激症状,但是不会发生继发龋。故答案选E。
对畸形中央尖描述错误的是:
A、对圆钝而无妨碍的中央尖可不予处理
B、畸形中央尖高度为1-3mm
C、畸形中央尖常对称发生
D、可以多次少量调磨中央尖
E、畸形中央尖内无牙髓组织
答案:E、畸形中央尖内无牙髓组织
解析:畸形中央尖有半数发现有髓角深入故选E选项错误。
龋病分类最适用于临床的是:
A、按解剖部位分类
B、按发病情况分类
C、按进展速度分类
D、按病变深度分类
E、其他分类
答案:D、按病变深度分类
解析:临床最常用的龋病的分类是按照龋病的病变深度分为:浅中深龋。
中龋为病损发展到:
A、牙本质浅层
B、牙本质中层
C、牙本质深层
D、牙釉质全层
E、釉牙骨质界
答案:A、牙本质浅层
解析:龋损侵犯牙釉质为浅龋,中龋是病损发展到牙本质浅层。牙本质中层和深层龋坏是深龋。
男性,32岁。近2个月来右上后牙咬物痛。1日来持续跳痛,并牵涉到右侧头颞部,现口含冷水和带冷水瓶来就诊。检查见有深龋洞,无探痛,叩痛(+),龈未见异常。医师诊断应考虑的疾病是:
A、深龋
B、可复性牙髓炎
C、慢性闭锁性牙髓炎
D、急性化脓性牙髓炎
E、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答案:D、急性化脓性牙髓炎
解析:本题考的知识点是急性牙髓炎的诊断。患者右上后牙咬物痛已有2个月之久,1日来又出现持续跳痛并放散到右侧头颞部等急性牙髓炎的表现。带冷水瓶来就诊提示牙痛由体温热引起,必须不断用冷水缓解牙痛。这些都是典型的急性化脓性牙髓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应是急性化脓性牙髓炎,病历未提示诊断其他类型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的依据。因此标准答案为D,其他选项均为干扰答案。
下列关于磨耗与磨损的描述,正确的是:
A、都是牙与牙之间的摩擦,发生在牙体的部位不同
B、都是牙与食物之间的摩擦,发生在牙体的部位不同
C、前者是牙与牙之间的摩擦,后者是牙与食物之间的摩擦
D、前者是由牙与牙或牙与食物之间的摩擦引起,后者是由牙与外物机械摩擦产生,且发生在牙体的部位不同
E、后者是由牙与牙或牙与食物之间的摩擦引起,前者是由牙与外物机械摩擦产生,且发生在牙体的部位相同
答案:D、前者是由牙与牙或牙与食物之间的摩擦引起,后者是由牙与外物机械摩擦产生,且发生在牙体的部位不同
解析:磨耗与磨损的主要区别在于:磨耗是在咀嚼过程中,由牙面与牙面或牙面与食物之间的摩擦引起。磨损由牙面与外物机械摩擦产生的,比如说,用牙齿咬啤酒瓶盖。二者发生的部位亦不相同,磨耗多发生在牙齿牙合面,切嵴及邻面。故选D
患者,男,37岁。诉右上后牙自发性钝痛1个月,1天前疼痛加重,较剧烈,出现夜间痛,冷热刺激加剧。视诊见右上后牙深龋洞,探诊(++),患者应先行以下哪项检查:
A、牙髓活力电测试
B、牙髓活力温度测验
C、X线检查
D、咬诊
E、探诊
答案:B、牙髓活力温度测验
解析:疼痛时牙根尖周疾病最常见的表现,首先要了解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以及加重或缓解的因素。牙髓炎及根尖周炎都可有自发痛,根尖周炎还常伴咬牙合不适。慢性牙髓炎及慢性根尖周炎疼痛不剧烈,一般能定位。急性牙髓炎疼痛剧烈,不能定位,急性根尖周炎症状、体位明显,疼痛剧烈,叩痛松动明显。牙髓炎温度刺激加剧,表现较持续的疼痛,电活力测试有反应。根尖周炎温度测试及电活力测试均无反应,X线可帮助诊断。
患者,女性,31岁。左上第二磨牙因龋致牙髓炎,患牙在根管治疗过程中的工作长度具体指:
A、根管长度
B、牙齿实际长度
C、根管口至根尖部的长度
D、X线片上牙齿的长度
E、洞缘标志点到根尖狭窄部的长度
答案:E、洞缘标志点到根尖狭窄部的长度
解析:从参照点到根管的根尖狭窄部为工作长度。根尖狭窄部是根管预备的终止点,也是根管充填的终止点。就是牙本质牙骨质界,距离解剖性根尖孔约0.5-1.0mm。确定工作长度一般选坚实的切端、牙尖或洞缘作为冠部参照点。故选E。
男性,60岁。患牙偶有与体位有关的自发痛。检查发现:无明显龋损及其他牙体硬组织病变。牙髓活力测验敏感,叩诊(-),无松动,牙周检查(-)。X线片示:髓腔内有阻射物。应诊断为:
A、牙髓坏死
B、可复性牙髓炎
C、牙髓钙化
D、残髓炎
E、逆行性牙髓炎
答案:C、牙髓钙化
解析:牙髓钙化髓石一般不引起临床症状,个别情况表现与体位有关的自发痛。本例患牙对牙髓活力测验的反应表现为敏感,且X线片显示髓腔内有阻射的钙化物(髓石),故应诊断为牙髓钙化。
某男性患者,17岁。上前牙唇面有白色斑块合并缺损,求治。十岁前一直住在河北地区。口腔检查:釉质严重发育不全,牙表面有带状和窝状的棕色凹陷,叩诊(-),无松动。最可能的诊断是:
A、白斑
B、氟牙症
C、四环素牙
D、遗传性牙本质发育不全
E、先天性梅毒牙
答案:B、氟牙症
解析:氟主要损害釉质发育期牙胚的造釉细菌,因此,过多的氟只有在牙齿发育矿化期进入机体,才能发生氟牙症。若在6、7岁之前,长期居住在饮水中氟含量高的流行区,即使日后迁往他处,也不能避免以后萌出的恒牙受累;反之,如7岁后才迁入高氟地区者,则不出现氟牙症。四环素牙的主要影响是牙齿着色,在牙发育矿化期,服用的四环素族药物,可被结合到牙组织内,可使牙着色。遗传性牙本质发育不全,牙萌出后不久,髓室和根管完全闭锁。故选择B。
女性,52岁。右侧后牙冷水刷牙时酸痛明显2周,无自发痛。口腔检查:右上后牙未见明显龋病,叩诊(-),牙周检查(-),颊侧颈部有缺损,呈楔状,探诊酸痛。拟诊断:
A、牙隐裂
B、楔状缺损
C、中龋
D、磨损
E、牙周萎缩
答案:B、楔状缺损
解析:楔状缺损是牙齿颈部硬组织在某些因素长期作用下逐渐丧失,这种缺损常呈楔形,主要发生在唇、颊侧,少见于舌侧。多见于中年以上患者的双尖牙,其次是第一恒磨牙和尖牙,有时范围涉及第二恒磨牙以前的全部牙齿。
牙本质过敏症主要表现为:
A、阵发性自痛
B、冷刺激一过性痛
C、酸甜刺激痛
D、热刺激迟缓痛
E、机械刺激痛
答案:E、机械刺激痛
解析:牙本质过敏症的主要表现为刺激痛。以机械刺激最为显著,其次为冷、酸、甜、等,刺激除去后疼痛立即消失。
银汞合金充填中等深度以上的龋病,需要垫底的原因是银汞合金:
A、对牙髓具有刺激性
B、具有流动性
C、具有传导性
D、具有膨胀性
E、具有收缩性
答案:C、具有传导性
解析:银汞合金是温度的良导体,当龋损达到雅本中中1/3时,牙髓会有反应,如不使用隔绝温度刺激材料,则牙髓会因为温度变化而造成充血及炎性反应。
当患者抵抗力强时,慢性根尖周炎的主要病变类型为:
A、根尖周肉芽肿
B、根尖周脓肿
C、根尖周囊肿
D、致密性骨炎
E、有窦性根尖周脓肿
答案:D、致密性骨炎
解析:致密性骨炎是根尖周组织受到轻微、缓和、长时间慢性刺激后产生的骨质增生反应。见于年轻患者,抵抗力强。X线片显示根尖部局限性的不透射影像。
急性牙槽脓肿经哪种排脓途径排脓后患牙的预后较差:
A、通过根管从龋洞排脓
B、由龈沟或牙周袋排脓
C、穿通舌侧骨壁排脓
D、穿通唇颊侧骨壁排脓
E、向腐质排脓
答案:B、由龈沟或牙周袋排脓
解析:急性牙槽脓肿经龈沟或牙周袋排脓,预后较差,因为会有炎性肉芽生成,严重破坏牙周组织,造成牙齿松动,脱落。急性牙槽脓肿最佳的排脓途径根尖孔-根管-髓腔。所以答案选B。
关于牙髓温度测试时的注意事项,描述错误的是:
A、先测对照牙,后测患牙
B、冷水检验时,先测下牙后测上牙
C、先测后牙,再测前牙
D、测试部位为唇颊面中1/3处
E、必要时可局麻下进行
答案:E、必要时可局麻下进行
解析:牙髓温度测试时不可行局麻术,以防误诊。
急性牙髓炎疼痛的特点是:
A、患者能指出患牙部位
B、对温度不敏感
C、疼痛部位可有机械刺激痛
D、疼痛呈放散性
E、疼痛夜间减轻
答案:D、疼痛呈放散性
解析:急性牙髓炎疼痛特点主要是阵发性自发性疼痛;温度刺激引起或加重疼痛;疼痛不能定位,呈放散性;疼痛常在夜间发作或者加重。
10号标准化扩孔钻和锉的尖端直径和刃部末端直径为:
A、0.10mm和0.40mm
B、0.10mm和0.42mm
C、0.15mm和0.32mm
D、0.15mm和0.47mm
E、0.10mm和0.32mm
答案:B、0.10mm和0.42mm
解析:尖端直径:标准化器械号数为尖端直径乘以100。末端直径为:尖端直径+0.32mm故10号器械尖端直径为0.10mm,末端直径为0.10+0.32=0.42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