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查看全部

口腔医学信息网实操题库上线啦!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

对牙隐裂无帮助的诊断检查为:

A、叩诊

B、视诊

C、碘染色法

D、X线片

E、咬楔法

答案:

D、X线片

解析:

隐裂牙为一种细微不易发现的牙齿裂缝,多见于恒磨牙,其次为前磨牙。它可引起牙体、牙髓、根尖周和牙周一系列病变,在怀疑有隐裂的部位涂上2%碘酊染色,用酒精擦拭,然后进行观察,如果观察到染色的裂纹,可以初步诊断为隐裂牙。局部叩诊疼痛可以帮助无明显异常表现,所以在隐裂牙时拍摄X线片意义不是很大。

根尖诱导成形术进行永久充填的指征不包括:

A、无临床症状

B、根尖透射区缩小

C、患牙无明显松动和疼痛

D、牙根继续发育

E、根尖有明显硬组织形成

答案:

B、根尖透射区缩小

解析:

根尖诱导成形术根管永久充填的指征:无临床症状,包括患牙无明显松动和疼痛,瘘管闭合,根管内药物干燥,根管内药物干燥;X线显示:根尖周病变愈合,牙根继续发育,根管内探查根尖端有钙化组织沉积并将根端闭合时。此类题属于记忆题,主要考察充填时机。

下颌第一前磨牙开髓时容易向哪个部位侧穿:

A、近中颈部

B、远中颈部

C、舌侧

D、颊侧

E、以上均不是

答案:

C、舌侧

解析:

下颌第一前磨牙因牙冠向舌侧斜度大,故颊尖位于牙冠中位,髓角又高,牙体预备时应避免穿髓;做根管治疗时,器械应顺着牙体长轴的方向进入,以免穿通根管舌侧壁。

下列哪项不符合牙本质龋的特点:

A、存在有机质的分解

B、沿牙本质小管细菌侵入

C、最先侵入的细菌可能是厌氧菌

D、脱矿层牙本质小管形态破坏严重

E、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防御性反应可形成修复性牙本质

答案:

D、脱矿层牙本质小管形态破坏严重

解析:

脱矿层位于透明层病变的表面,是在细菌侵入前,酸已扩散至该区域所引起的脱矿改变。其中小管结构仍较完整,小管内亦无细菌存在,仅见管周和管间牙本质的磷灰石晶体数量减少,但胶原纤维结构基本完好。

龋发生的先决条件是:

A、全身营养不良

B、牙齿钙化不良

C、唾液分泌减少

D、细菌的存在

E、喜食甜食

答案:

D、细菌的存在

解析:

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作用下,牙齿硬组织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此题考查的是龋病的始动因子,牙菌斑。所以,选D。

冷刺激的温度应低于:

A、50℃

B、45℃

C、30℃

D、10℃

E、20℃

答案:

D、10℃

解析:

正常牙髓对于20-50℃接近口温的水不感觉到疼痛,10-20℃的冷水和50-60℃的热水很少引起疼痛,所以低于10℃为冷刺激,高于60℃为热刺激。

能引起四环素牙的药物有:

A、先锋霉素和四环素

B、土霉素和地美环素

C、青霉素和缩水四环素

D、青霉素和氯霉素

E、林可霉素和庆大霉素

答案:

B、土霉素和地美环素

解析:

四环素对牙的主要影响是着色,有时也合并釉质发育不全。四环素对牙着色和釉质发育不全的影响程度,与下列因素有关:1、四环素族药物本身的颜色,如地美环素呈铜黄,土霉素呈柠檬黄色。2、降解四环素而呈现的色泽,因四环素对光敏感,可以在紫外线或曝光下变色。3、四环素在牙本质内,因结合部位的不同而使牙本质着色的程度有所不同,着色带越靠近釉牙本质界,越易着色,与釉质本身的结构有关,在严重釉质发育不全、釉质完全丧失时,则着色的牙本质明显外露。早期服用四环素可引起牙着色和釉质发育不全,在6-7岁后再给药,一般不再引起牙着色。

急性牙髓炎的疼痛特点是:

A、阵发性的自发性痛

B、温度刺激引起或加重疼痛

C、疼痛不能定位,有放散性痛

D、疼痛常在夜间加重

E、以上各项均有

答案:

E、以上各项均有

解析:

急性牙髓炎的疼痛特点是:阵发性自发性痛;温度刺激引起或加重疼痛;疼痛不能定位,有放散性痛;疼痛常有夜间加重。

以下牙髓解剖生理特点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牙髓腔除根尖孔以外,皆被牙本质壁所包围

B、牙髓腔由髓室、根管口、根管、根尖孔组成

C、牙髓血液供应主要来自由根尖孔进入的牙髓小动脉

D、牙髓腔还通过根管的侧支或副根管和副孔与根周组织相连

E、牙髓组织发炎时,较多侧支循环形成,以缓解髓腔内压力

答案:

E、牙髓组织发炎时,较多侧支循环形成,以缓解髓腔内压力

解析:

牙髓自身特点:被牙本质包围,基质富含纤维且具有黏性,无有效的侧支血液循环。

关于根管冲洗,不正确的说法是:

 

A、常用过氧化氢和次氯酸钠

B、用27号弯针注射器

C、针头轻轻插入根管

D、忌加压注入冲洗液

E、针头深入髓腔冲洗

答案:

E、针头深入髓腔冲洗

解析:

根管冲洗针头不可深入髓腔,避免压力过大,对根尖周组织造成一定的损伤。

急性牙髓炎的临床特点不包括:

A、自发性疼痛

B、夜间痛

C、冷刺激去除后,疼痛立即消失

D、疼痛不能自行定位

E、温度刺激加剧疼痛

答案:

C、冷刺激去除后,疼痛立即消失

解析:

急性牙髓炎剧烈疼痛,疼痛性质具有下列特点:1、自发性阵发性痛2、夜间痛3、温度刺激加剧疼痛4、疼痛不能自行定位5、放散痛。 排除法,则C是错误的。此类题属于记忆性题,考查主要临床特点,也可以用于考查用鉴别诊断。

下列不属于调牙合原则的是:

A、应分次完成

B、调合时。随时检查咬合关系

C、选择合适磨牙

D、边调牙合边检查牙髓

E、冷却条件下调磨

答案:

D、边调牙合边检查牙髓

解析:

调牙合不能够损伤牙髓,它针对的是咬合关系,故选D。调牙合应是选择合适的磨牙后冷却下,少量多次调磨,边调边检查咬合关系。

形成四环素牙的原因是:

A、服用四环素过量

B、牙齿发育矿化期间服用了某些药物

C、用金霉素液漱口

D、根管冲洗时使用了金霉素液

E、8岁以后服用四环素类药物

答案:

B、牙齿发育矿化期间服用了某些药物

解析:

在牙发育矿化期,服用的四环素族药物,可被结合到芽组织内,使牙着色,所以选B。四环素可与新生的骨骼牙齿里沉积的钙离子结合,抑制骨骼发育,造成牙齿永久性棕色色素沉积(俗称牙齿黄染),牙釉质发育不良,故孕妇,哺乳期妇女及8岁下儿童禁用。

嵌入性脱位多见于:

A、错位牙

B、松动牙

C、牙周病患者

D、乳牙和年轻恒牙

E、牙冠较短的恒牙

答案:

D、乳牙和年轻恒牙

解析:

牙齿嵌入型脱位:患牙临床冠变短或消失、可伴有移位、扭转或呈反颌关系,龈沟渗血,叩痛(+++),可伴有牙槽突骨折。学龄期儿童及青少年因年轻好动,同时骨质较为疏松,故高发乳牙及年轻恒牙的潜入性牙脱位。

急性根尖周炎按其发展进程可分为:

A、化脓性根尖周炎和根尖周致密性骨炎

B、浆液性根尖周炎和根尖周囊肿

C、根尖周脓肿和根尖周肉芽肿

D、浆液性根尖周炎和化脓性根尖周炎

E、根尖周脓肿和根尖周囊肿

答案:

D、浆液性根尖周炎和化脓性根尖周炎

解析:

急性根尖周炎分为两种:1、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根尖周组织包括根尖部的牙槽骨、牙周膜和牙骨质,根尖周组织疾病是牙髓病的继发病。牙髓病变所发生的刺激,特别是牙髓中的感染通过根尖孔,作用于根尖组织引起根尖周病。2、急性化脓根尖周炎:常由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发展而来,也可由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而来。又称为急性化脓性根尖脓肿或急性牙槽脓肿,是临床所见的最严重的牙病之一。

有可疑牙髓穿孔的深龋,治疗为:

A、双层垫底,一次完成充填治疗

B、局麻下开髓失活,行牙髓治疗

C、施行活髓切除术

D、先做安抚疗法,待1-2周复诊时症状消除后,再以双层垫底充填

E、间接盖髓、双层垫底一层完成填充治疗

答案:

D、先做安抚疗法,待1-2周复诊时症状消除后,再以双层垫底充填

解析:

深龋可疑牙髓暴露而又不能肯定,或不能确定牙髓状况者,可用氢氧化钙、氧化锌丁香油粘固粉暂时充填,作安抚治疗,观察1-2周,无疼痛等不良反应,再除去上层氧化锌丁香油粘固粉,保留低层,加磷酸锌水门汀垫底,再行充填。

牙隐裂好发于:

A、下颌第一磨牙

B、上颌第一磨牙

C、下颌第二磨牙

D、上颌第二磨牙

E、上颌前磨牙

答案:

B、上颌第一磨牙

解析:

牙隐裂好发于中年患者的后牙咬合面,以上颌第一磨牙最常见,因此B正确。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二磨牙、上颌第二磨牙及上颌前磨牙也发生隐裂,但不如上颌第一磨牙常见,因此本题应选B。

前磨牙楔状缺损应选用的最佳充填材料是:

A、树脂改性的玻璃离子粘固粉

B、化学固化复合树脂

C、磷酸锌粘固粉

D、银汞合金

E、聚羧酸锌粘固粉

答案:

A、树脂改性的玻璃离子粘固粉

解析:

前磨牙的楔状缺损充填时,材料选择一方面考虑材料的粘结性能、溶解度和强度等, 另一方面也要考虑美容效果。答案列出的材料中,充填前磨牙的楔状缺损选用的最佳充填材料是树脂改性的玻璃离子粘固粉,因其有化学性粘接,能释放氟而预防继发龋,颜色接近自然牙色,故应选A;化学固化复合树脂变色;银汞合金要求做固位形,且美容效果不好;磷酸锌粘固粉和聚羧酸锌粘固粉虽有一定的粘接性能,但溶解度和强度明显低于玻璃离子粘固粉,故B、C、D、E均不是最佳答案。本题应选A。

咬诊主要用于检查:

A、牙髓炎

B、根尖周炎

C、牙隐裂

D、牙本质过敏

E、牙周炎

答案:

C、牙隐裂

解析:

咬诊主要用于检查牙隐裂,方法是将小棉签放在疑有隐裂的部位,嘱患者咬紧或咬合,若牙有隐裂则发生疼痛,因此C正确。根尖周炎,牙本质过敏和牙周炎时,咬诊也可以引起疼痛,但这些疾病的主要诊断方法不是咬诊,因此B、D错误。咬诊与牙髓炎的诊断无关,因此A错误。本题应选C。

在临床上,发生楔状缺损的常见频率顺序是:

A、中切牙、侧切牙、尖牙、双尖牙、磨牙

B、双尖牙、尖牙、磨牙、侧切牙、中切牙

C、尖牙、中切牙、侧切牙、双尖牙、磨牙

D、尖牙、双尖牙、磨牙、中切牙、侧切牙

E、侧切牙、中切牙、尖牙、双尖牙、磨牙

答案:

B、双尖牙、尖牙、磨牙、侧切牙、中切牙

解析:

楔状缺损多见于中年以上患者,由于其不恰当的刷牙方法、特殊牙弓形态或牙颈部结构的异常、酸蚀的作用、应力疲劳等原因造成,所以最常发生于前磨牙,其次尖牙、第一恒磨牙,有时范围涉及第二恒磨牙以前的全部牙齿,侧切牙、中切牙也可发生,故B正确。此题选B。